英漢兩種文化在許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,最明顯的就是表現(xiàn)在各自的文化習俗。由于各自的文化習俗,社會歷史,地理環(huán)境以及文化背景的巨大差異,這些差異也相應的呈現(xiàn)在語言上。因此,很多時候我們學英語時每了解一點英語國家的文化,都會發(fā)現(xiàn)很多表達相同概念的說法,英語和漢語各不相同。
價值300元外教英語課程領?。?/span>http://www.krbn.com.cn/lps/lp4.htm?search=700053?(北美原版教材)
所以,在英漢互譯中要時刻注意轉換表達方式以便符合譯文習慣。如果對此不加注意,翻譯時還是使用漢式思維,那么這樣的譯文大概不能為英語國家人士讀懂,也就不是一次成功的翻譯。比如“一箭雙雕”對應的英語諺語是”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”,這個差別不大,比較好理解。但若是“他斷我生路”這個難度稍大些,其實理解起來就是他砸了我的飯碗,讓我沒了工作。在英文中也有相對應的說法,不過稍有點不同,那就是” He takes the bread out of my mouth”,也就是“他從我嘴里奪走了面包”。 因為面包是他們的主食,沒了面包也就不能養(yǎng)家糊口,這和我們說的“飯碗”是一個意思。
除了這些含義類似的表達,還有很多容易讓人誤解的表達方式。比如” lover”,英語中l(wèi)over是“情人”即,“情婦”或“情夫,而我們很多人卻以為lover是“愛人”,因此在向人介紹自己的丈夫/妻子時用了“l(fā)over”,外國友人此時一聽,表示虎軀一震,十分驚奇。
關于動物,中國人把貓頭鷹視為不吉祥的象征,而在英語中把貓頭鷹當作智慧的象征,形容一個人聰明時用“as wise as an owl”.同樣的,狗在漢語文化中也是帶有貶義色彩的動物,諸如“狗膽包天”、“狗急跳墻”、“狗血噴頭”、“狗眼看人低”、“狗仗人勢”、“狗嘴里吐不出象牙”。但在英語中,以狗喻人時是褒義的,比如表示幸運“You are a lucky dog”, Every dog has his day”是說人人都會有得意之時。然而,龍作為中國人的吉祥物,作為權利,富貴的象征,在英語文化中卻被視為怪物,黑暗力量。 比如”a fierce fire breathing monster”.由此可見,英語和漢語在文化上是具有巨大差異的,只有了解的更多的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,才能避免在英語交流中產生誤會。
下一篇> 英語中關于孔雀的詞匯有哪些,是什么意思
評論